终于打算更换13年购买的Dell Vostro。
背景
这台古董的硬盘、风扇甚至于键盘C面和D壳都已经被我换了个遍,可能就还剩屏幕没有动过。以为修修补补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,但机器开始出现漏电问题,终于让我萌生了换机想法。
决定购机之后,我开始分析自己的需求,大体有以下几点:
- 能做中度的视频剪辑和渲染
- 可以玩得动文明6或者欧陆风云4
- 内存16G,便于开虚拟机;硬盘512G起步
- 屏幕大小在14寸以内,厚度小于2cm
- 可以180度开合
- 接口不能太简陋,得基本够用
- 较长的续航
- 不要太贵(笑
- ……
中度的视频剪辑和游戏都对CPU有一定要求,不能太菜了,不然每次还得开远程连家里的电脑做剪辑,太麻烦。
内存16G是为了能多开几个虚拟机。14寸以内也基本限定只能在轻薄本里挑。180度开合算是我个人一个喜好吧,我觉得这样摊开之后插显示器比较方便。
当时只是在脑海里粗略地列了一下,但基本是冲着这个方向去选机的。其实现在想想十分后悔,应该直接换Macbook Pro,本来Win系列本也已经用到有点吐了,但最后还是没有走出这一步,果然还是穷。
体验
在各种奇奇怪怪的要求的引导下走进我视野的就是这台S740了。各种测评都有提到它的各种优点:
- 3733Mhz的板载LPDDR4X内存,算是当前市面上笔记本所使用的最高频内存了
- 一块DC调光、72%NTSC、400nits的屏幕,素质相当好,并且这块屏是LTPS的低功耗屏,搭配62Wh的大容量电池,续航表现很不错
- 使用10代CPU,性能释放表现好
- 满血雷电3接口,WiFi6无线网卡
那么实际上这台机器有没有各种测评说的这么好呢。从我自己的实际使用感受来看,这些优点是基本属实的。但这不意味着这台机器没有缺点了,事实上这台机器的缺点还不少:
首先,很不能让人忍受一点的就是这台机器的C面非常的尖锐,握持起来很不舒服。
其次,机器的键盘手感并没有一些测评里吹的那么好,虽然不算特别差,但击键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卡键的情况。
另外这台机器的接口布局也不很合理,右边单独放了一个孤零零的USB,左边把电源口,雷电3接口,USB口和耳机口一股脑儿放在一起,使用时很拥挤。只配一个Type-C接口也显得很小气,多配一个把电源口砍掉不好么。
没有指纹解锁也是让人很费解的,我个人并不喜欢面部解锁,但因为这个原因也不得不用。
售后
在7月份左右的时候,掉盘了。虽然这台机器的SSD表现其实还是挺不错的,但这么快就掉盘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。
没办法,只能联系联想上门维修。其实就是想着找它们免费换块盘。
等来了工程师上门,换完硬盘重装了系统,发现触摸板又不工作了……一般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想着去找驱动装上,结果联想自己的官网上找不到相关的驱动。
这位联想工程师联系了自己的同事,说这款机器触摸板是免驱的,装上系统就能使用。结果他自己带来的系统又怎么装都不行……最后这位小哥问我之前的一次重装时用的是什么镜像,说要不你自己重装试试。弄得我也无语了……
后来的解决方案是把我的机器拿回了维修站,重装了一次出厂系统。触摸板的问题总算解决了。
感受就是联想内部管理挺混乱,虽然看起来他们自己有做移动端的知识库系统,但对自己新推的新机型的支持明显滞后。
包括一开始这位工程师想用PE进去机器看一看硬盘情况,结果发现自己的PE在这台机器上无法使用,换了好几套才进去,也给人感觉对新机型不熟悉。这次售后算是解决了问题,但体验还是很糟糕的。包括这台机器本身也给人一种不安定感。
小结
现在我也还在坚持用这台机器,因为这些缺点的存在,抵消了我对它优点的好感。用起来总是觉得不怎么舒服。
并且因为触摸板的缘故,只能继续用工作站重装的Win10家庭版,实在是痛苦,最大的感悟可能就是:下次换机我不会再想着省钱了。
后续
相当离谱,联想售后工程师在联想内部知识库找不到的触摸板驱动,我在联想美国官网找到了。
虽然当时他们非说是免驱版(包括我自己查了一些联想国内官网的说明也说触摸板是免驱,但实际上这个美国官网的触摸板驱动装完后我的触摸板就好了……)